专业技能扎实精湛、照护服务真挚温暖、英语交流流利自如……在日前鸣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大四学子闵思达从全国30名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得“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世赛项目)金牌,帮助上海在这项技能上实现国赛“三连冠”。
随着上海金牌代表团凯旋,闵思达回到学校继续学业。这位“男”丁格尔是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2022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这块金牌也是上健医继2020年获得该赛项金牌后的第三块金牌。
在这一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中,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对标世界技能大赛,采取单人比赛形式,参赛选手需根据案例描述和相关材料,利用现有资源,并由标准化病人配合,完成涵盖医院、家庭、日间与长期照护的四大模块、6个典型案例考核。每一案例均设置95分钟的考核任务,包括20分钟计划、30分钟实践与45分钟海报或反思报告,以此全面考察选手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2024年7月至今,闵思达的备赛之路步履坚实:最初,他以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手陪练身份参与训练,随后入选校级世赛集训队广盛网 ,历经两轮上海市选拔赛层层筛选,最终获得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入场券。
在“南丁格尔”型的白衣天使中,闵思达成为“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中为数不多的男选手,在赛场展现出刚柔兼具的照护魅力与职业素养。面对急救场景,他沉着判断、操作果断,尽显专业底气;与“高仿真”患者互动时,他语调温和、眼神关切,巧妙化解对方焦虑不安。尤其凭借强健体魄与稳定气场,他在搬扶、支撑等护理环节凸显男护士的独特优势,传递出安全感与信任感。
在不同场景、不同对象的照护中,闵思达身上表现的专业与温度更见细节:面对痴呆患者,他以低沉温暖的声线轻声安抚,帮助患者从紧张幻觉中回归现实世界,给出满满的安全感;照料截肢糖尿病患者时,他用坚定的鼓励话语,帮患者重塑生活希望;应对哮喘发作预防宣教时,他结合自身游戏经历,与16岁小患者完美共情,让宣教更具感染力;在面对突发扭伤情况时,他凭借果断而娴熟的专业照护操作,快速缓解患者不适。3天赛程、6个案例,他以“力量之刚”与“细腻之柔”,展现新时代男性护士的别样风采。
这成就的背后,备赛期间的他日复一日练习,累计使用的换药包数量远超常规训练量,每日数十次的消毒液洗手让双手肤色出现明显色差。根据教练团队量身定制的训练计划,为精准把握患者需求,他利用周末到病房与患者深度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优化男性照护者的服务特质,体现出更多的温暖和力量,在国外留学的师姐通过线上指导,帮他打磨细节;为调整沟通时的微表情,他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神态与语气;为提升英语表达精准度,他每晚逐帧分析训练视频、推敲口语细节;为确保赛场稳定发挥,他60天内针对12个案例,完成上百次模拟展示与3轮全流程考核。
正是日日夜夜的“错题式”打磨广盛网 ,将1%的瑕疵修正至0.01%的极致追求,最终换来了国赛领奖台上稳稳托起金牌的高光时刻。包括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在内的全校上下也为选手备赛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专家、教练与保障团队主动放弃暑假休息,围绕竞赛案例反复打磨操作细节、开展模拟考核。在克服多重挑战后,全团队斩获属于上海的这份荣誉,证实护理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富有成效。
天臣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